近年来,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凸显, 国家逐步加大了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视, 并通过制定和推广一系列的具体政策,有效提升了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整体水平, 降低了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概率和影响范围, 对畜禽业的可持续发展,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从具体情况来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消除疫情隐患,维护畜禽业的和谐发展,确保公共卫生和老百姓的餐桌安全。
1 当前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现状
1.1 城乡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发展不平衡
城市不管是政府还是监管部门均有财力、有能力、有意愿投入大量的资金、 技术和人员参与到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去。 因而很少在城市中集中暴发动物疫情。 而乡村作为养殖业的源头,却受限客观条件,难以全面开展有效持续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从而导致最需要防控的地区,反而是疫病防控的薄弱地区。
1.2 东西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发展不平衡
东部人口密度大,经济水平高,养殖业发展也较集中, 政府防控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西部偏远地区,正好相反,相对分散,且多为散养,从防控措施到防疫部门的临时反应能力, 都无法满足高效率的防控工作。
1.3 国内外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发展不平衡
国外市场发展更加成熟, 防疫流程完善, 且标准更高、 惩罚力度大, 不管是自产自销还是从国外市场引进,都能更好保证质量和安全。但国内针对两个市场的防疫标准明显不一,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2 动物防疫工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根源
动物防疫工作有三个关键因素:管理人员、动物养殖工作和防疫措施。
2.1 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在这些疫病防控工作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 首先养殖员往往是凭借经验在发展养殖, 但由于大部分养殖户的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的养殖知识, 对动物疾病防控的观念不强, 很多时候不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其次检疫员无论是工作能力、数量、收入都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 从而也影响了检疫员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地方政府官员对于畜禽防治工作不重视, 没有给予财力、人力、物资等的支持。
2.2 动物养殖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养殖场选址问题。 很多动物疫病的发作, 往往和选址位置不合适有很大关系。 二是养殖场内外部环境的干扰, 疫病的发作一般是内发和外染两种方式, 很多疫病的发作也和内外部环境管理不善有关。 三是动物的育种以及饲养不科学,仍采取较落后的方式,或者为了节约成本, 用质量有问题的饲料和水来喂养等。
2.3 防疫措施存在的问题
疫病防控水平较低地区, 往往没有建立完善科学的防控体系。 首先,防疫标准不够高。 疫病防控是1和0 的问题,没有模糊地带,常规的防疫标准不能满足防疫工作要求。其次,防疫工作流于形式,这些地区地域广阔,分散养殖,人力物力财力不足,防控工作难度大,难以对所有养殖场进行全面防疫。 第三防控工作不细致。 发现疫情往往处理不及时,消毒不严格,甚至存在畜禽、人畜混居的情况,存在极大疫情隐患。第四在扑灭疫情的时候, 没有进行大规模扑杀, 并对病死禽畜进行无害化处理, 有的养殖户甚至为了减少损失,而偷卖病死的禽畜。
3 对策措施
3.1 提高防疫意识
一是政策指引。 政府要高度重视疫病防治工作, 经常性的听取和研究防控工作。二是加强宣传。主管部门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 (如发放宣传手册、开设微信公众号、讲座等形式),不断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提高养殖户接受防疫的自觉性。三是推广专业养殖技术。 结合专家学者深入养殖一线, 对养殖户进行专业培训,普及绿色养殖知识,减少药物滥用的情况, 为市场的饮食安全,做好源头管理。 四是在社会上和学校里普及疫情防控常识。 让老百姓和孩子都具备基本防疫意识。
3.2 加强动物疫情预防工作
要把预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把动物疫病消灭在萌芽期。 一是做好养殖场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 每天要对养殖场消毒一次, 对于出入场地的人畜禽及交通工具、 其他设备和动物饲料等及时消毒。 防疫监管单位要根据疫情预报提前做好预防药品的发放。 二是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定期开展疫苗接种和补防工作,疫苗防疫的重点是散养户,要组织防疫员重点对散养户饲养的畜禽进行补防, 并实时监测畜禽的健康状况和疫苗的防疫效果, 对效果不佳的采取针对性的防疫措施, 确保对重大疫情100%免疫。
文章来源:《畜禽业》 网址: http://www.cqybjb.cn/qikandaodu/2021/0715/747.html
上一篇:寒冷季节养羊关键三点
下一篇:微生态制剂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发展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