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建立养殖档案,实施畜禽及其产品可追溯监管制度,对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称《畜牧法》)规定了畜禽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管理制度,并在配套的《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中发布了养殖档案记录格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称《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也对免疫档案和生产记录提出了相关要求。农业农村部先后下发《农业部关于贯彻实施<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文件,对养殖档案管理、畜禽标识和信息化管理以及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多年来,各地管理部门结合当地实践陆续出台相关实施方案,通过印发范本、组织培训、强化督导,积极推进养殖档案制度普及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养殖档案管理制度的推进落实,对规范养殖场生产经营和动物疫病防控行为,以及在动物防疫、产品追溯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涉及面广、记录繁琐、信息杂芜、管理混乱的问题,加之养殖场积极性不高,这也困扰着养殖场户和管理部门[1-2]。随着时代发展和产业进步,档案管理制度也应当与时俱进,笔者试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供同行参考。
1 问题分析
1.1 养殖档案多头管理,填报繁琐
养殖档案是养殖过程中的一项生产性记录。在不同的管理部门、法律法规中称谓不同,如《畜牧法》中称其为“养殖档案”,《动物防疫法》中称其为“免疫档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称其为“生产记录”。不同法律法规规定对应不同的填报要求,格式不一、内容多有交叉。2006年原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畜禽养殖场养殖档案范本,其填写要求涉及畜禽养殖场平面图、畜禽养殖场免疫程序、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休药期记录、免疫记录、诊疗记录、生产记录、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记录、防疫监测记录、消毒记录等十一类约50 余项内容[3-4]。记录过于繁琐,且部分内容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背景,很多养殖场难以按要求填写,造成养殖档案填写不规范。此外,同一家生产主体在记录时,要面对不同管理部门的要求,经常顾此失彼,难以准确把握。
1.2 养殖档案定位不清
管理者和生产者建立养殖档案的目的和方向是一致的。但实际中,如何设计记录,就有不同的诉求。如一份执法文书,从用途上可以分为内部文书和外部文书。养殖档案虽然不属于执法文书,但也应当有内外有别的需求定位。对于养殖者来说,畜禽养殖档案是为了自己而记录,还是为了行政管理要求而记录,其填报的心态和真实程度显然有所区别。作为强制性的要求,现行的养殖档案未能充分体现外部需求的特征,仍有大量明显属于内部管理的信息杂糅其间,需要简化。
1.3 缺乏激励机制,中小型养殖场户积极性不高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规模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中小型养殖场仍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的主要形式。这一类主体受从业人员管理水平和文化程度的限制,按照现有模式全面建立养殖档案的难度较大。全面打击和取缔并不现实,也不利于养殖业发展和农民增收[5]。此外,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养殖档案与现行许可政策挂钩的准入机制,也未建立与财政补贴、金融贷款、养殖保险、产销对接等项目相挂钩的激励机制,政策之间的关联性不足。对管理者来说,对于付出了成本、积极配合工作的养殖户,没能从其他政策上予以扶持。对于养殖户来说,是否建立了规范的养殖档案,在其产品卖点和销量上没有显著差异,得不到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回报。另外,大部分养殖场均建立有自身养殖生产记录,内容大同小异,但还要按照统一的格式填写养殖档案,养殖场不得不额外建立一套纸质档案,增加养殖场负担。个别养殖场为应对检查,存在突击编凑的现象,造成养殖档案真实性不高。因此,规范建立养殖档案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1.4 震慑力度不足,难以形成标杆效应
对于规模化养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大型家庭农场来说,规范建立养殖档案,应当是其必须履行的义务。较大规模的养殖单元,其组织生产的复杂程度、疫情防控的现实需求以及产品追溯的必要性都要显著增加,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养殖档案,才能更好地做到组织生产有序、法律法规落实到位、产品质量有保障。但实践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具备条件的生产经营主体,同样存在轻视档案记录、档案记录不全的现象[6]。通过养殖档案管理来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动物疫病追溯的目的难度较大,影响管理部门推进信心,导致一些地方减少执法频率、降低执法标准,或为了应对上级检查象征性地开展执法检查,致使因养殖档案记录问题而被处罚的主体非常少。因此,养殖档案记录的必要性得不到重视和强化,更加纵容了一些企业的错误做法,形成了错误的示范。行业的发展需要标杆和“旗舰”,如果一些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尚且没有一份规范的养殖档案,其他中小型养殖场的落实难度可想而知。
文章来源:《畜禽业》 网址: http://www.cqybjb.cn/qikandaodu/2021/0111/563.html